• 1026-063拷貝2
  • 1026-062拷貝
  • 1026-036
  • 1026-064拷貝
  • 1026-061拷貝2
  • 1026-0600000拷貝
  • DSCF1292-01拷貝2
  • DSCF1289-01拷貝2
  • DSCF1297-01拷貝2
  • DSCF1291-01拷貝2
  • DSCF1287-01拷貝2
  • DSCF1268-01拷貝112
1/12

明信片・八款

Regular price
NT$ 30.00
Regular price
NT$ 0.00
Sale price
NT$ 30.00

揀選金爺爺書法作品印製成明信片,分別為:爺爺最常抄寫的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」、教導人們注重道德修養與知識的提升的「 進德 」、「 雲崖觀瀑 」山水畫,與於《菜根譚》中爺爺最鍾愛的佳句 — 「 菜根譚四則 」字句等八幅作品。


▍規 格 說 明

尺寸|長 14 x 寬 10.8 cm
紙材|清塗象牙卡
款式|八款

▍購 物 須 知

現貨商品將於 7 - 10 日間寄出,無提供退換貨服務。


「 抄寫佛經,不只是信仰,更是一種內在的修養。」透過日日書寫,讓心安定,進而修練身心。金爺爺喜抄經文,堅持每日抄經,一抄即為數十年載,其中最常以楷書謄寫 A 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」,因此我們以此幅作品作為書屋第一款明信片。

1026-036
1026-064拷貝2

B「 雲崖觀瀑 」山水畫,從前景湍流、中央奔騰的瀑布,直至遠景大片的山嶺,藉著層層推深的構圖,展現出波瀾壯闊的生動氣韻。與磅礡構圖相反,此畫暈染光影的手法成了柔和的調劑,整體「 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 」的氣質,蘊藏著爺爺「 謙謙君子,溫潤如玉 」的為人特質。

1026-0600000拷貝2

C「 菜根譚四則 」發表於1995,作品摘錄了四則雋語。

「 春日氣象繁華,令人心神駘蕩;不若秋日雲白風清,蘭芳桂馥,水天一色,上下空明,使人神骨俱清也。」強調秋日比起春日好,好在哪呢?好在「 上下空明 」、「 神骨俱清 」,爺爺透過描寫秋天景色,說明一種繁華消逝、化為空虛中的芬芳,猶似自己66歲時心境的清澈與安定。

「 水流而境無聲,得處喧見寂之趣;山高而雲不礙,悟出有入無之機。」其中的「 山高 」與「 水流 」,是外境的天地,詩人強調心境上的「 處喧見寂 」、與「 出有入無 」。從這裡可以看出爺爺對於「 禪理 」的偏愛。

「 徜徉於山林泉石之間,而塵心漸息;夷猶於詩書圖畫之內,而俗氣潛消。故君子雖不玩物喪志,亦常借境調心。」以「 山林泉石 」、「 詩書圖畫 」,用來去除「 塵心 」與「 俗氣 」,文句當中的「 借境調心 」,可以解釋為用藝術境界的修養,提升自己的心地。

「 談山林之樂者,未必真得山林之趣:厭名利之談者,未必盡忘名利之情。」末聯則說到人心的複雜,當人們說如何喜歡山林或厭棄名利時,未必是真實深刻的感受,人心的清澈純真,只能靠不斷修練與自省。

1026-061拷貝

D「 進德 」書於 2002,兩字出於《易經》:「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」解義為:君子應不斷提升於德行方面的修養,並修習業務或學業,方能增進自己的道德修養;修養言辭與言行一致真誠的表現,即能於事業上穩定發展,建立長久的基業。教導人們需同時注重道德修養與知識學業的提升,並強調忠誠誠信的表達對個人修養與事業的重要。以篆書字體書寫,字型修長筆畫向下延伸,
字體筆畫粗細劃一,力度均平的運筆呈現出其獨有的穩重感。

1026-062拷貝2

E「 米南宮詩 」寫於2002,臨摹北宋書法家 米芾 傳世的經典〈 淡墨詩帖 〉原作,「 淡墨秋山畫遠天,暮霞還照紫添烟,故人好在重攜手,不到平山謾五年。」表達對秋日景色的描繪,與懷舊人情的深厚情感。

DSCF1287-01拷貝

F 爺爺鍾愛詩人 王維詩,「 山居秋暝 」正為其例。「 空山新雨後,天氣晚來秋;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歸浣女,蓮動下魚舟;隨意春芳歇,王孫自可留。」描寫秋夜月色的清新雅韻,以鐵線篆書於2003,風格顯得流美莊重,字體之間的對照呼應,足可見識爺爺書寫時費心經營的巧思。

DSCF1291-01拷貝

G 古句「 花落曉風靜,鳥啼春日遲 」道出春日遲晚、即將消逝的花落片刻,詩人於鳥啼與晨風間,突然有了靜定的領悟。以行草揮灑,除了粗體的「 花 」與「 日 」 外,其餘幾字皆刻意表現曲折不順的線條,流露出強烈的情感。

DSCF1297-01拷貝

H「 心靜水亭閒 」繪於1990,畫面雲霧開闊飄渺,好似隱士平和的內心,右上方題詩:「 山靄籠嘉樹,層巖瀉埜泉 」,以虛實掩映的用墨技法呈現樹林,並選用灰綠色作為底色,展現春季溫潤的調性。

DSCF1289-01拷貝
DSCF1268-01拷貝113